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家庭是那最初的港湾,承载着孩子梦想的启航。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成都市双流区家庭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2025年5月,由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主办,成都慢成长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以“家庭教育 美好模样”为主题,成都市双流区2025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在本月相继有序开展,旨在为家长答疑解惑,宣传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理念。
本次家庭教育周通过采访区内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入校开展专家讲座;举办主题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在全区推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家校协同合作,旨在为家长们拨开教育的迷雾,传递科学、温暖且有力的家庭教育理念,为学生身心发展保驾护航。
序曲一:校园采风
聆听心声,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活动前期,采风组怀揣着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好奇与尊重,来到成都市双流区区内八所幼儿园、中小学。阳光洒在校园的小径上,采风组的成员们与孩子围坐在一起,开启了一场场充满童真与思考的对话。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分享着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讲故事的温馨时刻。有的孩子眼睛亮晶晶地说:“我喜欢和爸爸一起搭积木,他总是让我发挥想象,搭出好多好多奇怪又好玩的东西。”还有的孩子羞涩地笑着:“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讲睡前故事,我觉得好幸福呀。”这些简单而纯粹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家庭陪伴在幼儿心中种下的温暖种子。
走进小学,孩子们的想法更加丰富多样。当被问到家庭教育是什么样子时,一个小女孩认真地说:“我考不好的时候,妈妈没有骂我,而是和我一起分析错题,告诉我下次努力就好,我觉得这就是很好的教育。”一个小男孩则兴奋地讲起和爸爸一起参加户外活动的经历:“我们去爬山,爸爸鼓励我坚持爬到山顶,我做到了,感觉自己可厉害啦!”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了理解、鼓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力量。
中学的校园里,青少年们展现出更多的独立思考。有的学生谈到:“父母会尊重我的兴趣爱好,支持我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让我能自由发展。”还有的学生表示:“遇到困难时,爸爸妈妈会和我一起探讨,引导我自己找到解决办法,这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
这次校园采风,不仅仅是收集孩子们的话语,更是一次深度的教育洞察。它让我们明白,和谐的家庭氛围犹如肥沃的土壤,能让孩子的心灵茁壮成长。孩子在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环境中,更敢于表达自我、探索世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实地的了解,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宝贵的依据,让我们更加明确,家庭教育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关注他们内心的声音,才能真正助力其成长。
序曲二:入校讲座
终身学习,做学习型智慧家长
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场父母与孩子携手共进的双向奔赴。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家庭教育的智慧,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邀请了四位专家走进校园,为家长们答疑解惑,点亮教育之路的明灯。
5 月 12 日,四川省直属机关玉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袁园走进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星月幼儿园。袁园长以“解码童心,智慧养育”为主题,开启了一场充满智慧与温情的讲座。她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如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独特表现、面对困难时的不同反应等,引导家长们深入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袁园长温柔地告诉家长们:“要学会做最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因为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模仿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同一天,成都大学心理学教师,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分会第七届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性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徐海燕踏入成都市双流区黄甲初级中学。在宽敞的会议室里,徐老师与在场家长共同探讨“家有儿女初长成,青春期家庭性教育如何开展”这一重要话题。面对青春期孩子的种种变化和家庭性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徐老师给出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她详细讲解了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坦诚沟通,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为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5 月 14 日,成都圣菲学校学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品格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周建军老师来到成都市双流区九江小学开展了“三个小妙招,助你成为心平气和的家长”专题讲座。他强调沟通在育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家长应以爱为基础,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同时,一定要注意自身言行,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周老师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家长们渴望教育智慧的心田。
同样在 14 日,成都智算中心(“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工程)负责人、智慧城市运营总监廖显来到成都市双流区永安中学。他用一场有关“高中生的网络安全”的演讲,为到场家长敲响了警钟。廖显深入剖析网络成瘾背后的原理,详细介绍干预方法,并指导家长如何营造健康的家庭网络环境,制定合理规则并有效监督执行。家长们认真记录,决心为孩子打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序曲三:作品展示
童绘童心,展现家庭教育美好
活动初期,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面向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的“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作文与绘画征集活动,得到了孩子们踊跃的回应。他们用稚嫩的笔触、真挚的文字,描绘出心中对家庭教育的美好憧憬。5月15日上午,成都圣菲学校的小操场上,此次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展出了孩子们的作品。
下午一点,参与本次现场活动的嘉宾、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全区的家长代表们陆续来到会场,来宾们签到后步入校园,立刻被“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作品展吸引。校园的长廊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和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作文琳琅满目。这些作品是活动组面向全区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征集一个月后,精心甄选出来的 42 幅入选作品。
一幅画中,孩子用稚嫩的笔触描绘了一家人在公园野餐的场景,旁边写着:“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多陪我出去玩。”还有一篇作文里,孩子深情地写道:“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在我失败时给我鼓励,让我有勇气重新再来。”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全区学生的精神风貌,更让来宾们看到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家庭、对父母的渴望与热爱。大家纷纷驻足欣赏,用手机、相机记录下这感人的瞬间,也对家庭教育有了全新的感悟: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和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石。
家庭教育作为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营造美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一幅幅饱含着孩子们心意的作品展示,也给予少年儿童充分的空间与机会,使其能够积极、自主地倾诉内心深处的想法。
序曲四:现场活动
协同共育,支持孩子赋能家庭
5月15日下午1点,“家庭教育 美好模样”双流区家庭教育周现场活动在成都圣菲学校举办。莅临本次会议的嘉宾是: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德育艺体科科长肖念、成都市双流区妇儿工委杨秘、成都市双流社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沈继红、成都市双流区精神文明办公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副主任胡德浩、成都教科院心理与艺体教育研究所所长曹璇、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院院长宁维卫、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室主任魏抒、成都圣菲学校学术研究中心主任周建军、成都圣菲学校校长夏雪燕、《慢成长》杂志社总经理胡滨等。
活动现场,成都圣菲学校的“花儿舞蹈团”表演的“青花”为本次教育周现场活动拉开了绚丽的帷幕。孩子们随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身姿轻盈,动作优美,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转身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赢得了在场来宾阵阵热烈的掌声。
表演结束后,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德育艺体科科长肖念为活动致辞。她再次强调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家庭教育不是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而是一段充满爱与陪伴的漫长旅程。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家庭教育‘美好模样’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和价值。”
现场直击:“双流经验”凝思考
随后,成都市双流区幼儿园、中小学和社区代表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双流经验”主题分享。
成都市双流区协和幼儿园的保教办副主任彭敬仪老师率先登场,带来“家园携手,协同成长——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分享。她详细介绍了幼儿园开展的“成长引航员”活动,家长化身引航员,陪伴孩子度过特殊的一天;“悦读节”活动,让亲子在书香中增进感情;“一日园丁行”活动,使家长亲身体验教师工作,更好地理解教育。这些活动让家长从教育的“围观者”转变为“共育者”,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小学代表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专职副书记成朝忠分享了“打破教育边界 构建协同育人生态——校家社‘三位一体’的迎春小学实践探索”。他提出打破校园“围墙”,邀请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课程与活动构建。例如,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讲述职业故事,社区组织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元丰富的教育支持形成强大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的德育安全处副主任陈声权以“家校同心 德育同行——棠外初中家校协同育人新生态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问题展开分享。他深入剖析如何解决家长的困惑、帮助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为在场嘉宾带来诸多新的启发与思考方向。
四川省成都艺体中学的校团委副书记曾吉带来“艺启未来:家校社共绘成长经纬网”主题分享。她强调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建设家长资源库,汇聚各方力量,构建家校社成长共同体,为有艺术特长的孩子搭建成长的舞台,助力他们追逐梦想。
最后,成都市双流区怡心街道三江社区的居委委员杨聪分享“多元活动赋能家庭教育,共筑和谐成长环境”。他介绍了三江社区开展的“三江书院”国学教育活动、“兵小将”军事体验活动等。在家校社三方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和谐向上的成长环境,构建起协同育人的崭新格局。
现场直击:专家观点聚智慧
短暂的中场休息后,下午两点半,本场活动进行到第二个环节,即各个领域相关的专家为在场来宾带来了“主题沙龙”分享活动。
四川省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委会副秘书长,心理学副教授魏抒以“守护童年情感绿洲”为题展开分享。她以一个有趣的互动游戏开场,瞬间调动起现场气氛。魏老师着重强调情感链接在童年时期的关键作用,以国际 SEL(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为依托,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让家庭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她的分享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家长们守护孩子情感世界的道路。
成都圣菲学校学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品格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周建军以“家长该如何直面自己的焦虑”为题,从“理解与接纳”“支持与赋能”“成长与回归”三个维度,为家长们提供了应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有效方法。他告诉家长们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用支持和赋能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同时也要回归自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教授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宁维卫带来“如何为中学生构建心理支持系统”的分享。他提出五育并举应以德育为先,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基础。宁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阐述了家庭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呼吁家长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与孩子共同成长。
成都教科院党委委员,心理与艺体教育研究所所长曹璇以“孩子需要哪些心理支持”为主题,强调家长的“情感托底”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她建议家长要有长期主义的眼光,立足孩子一生的发展,帮助孩子发现兴趣爱好,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现场直击:沙龙交流解难题
“主题沙龙”分享结束后,在场来宾共同观看了家庭教育活动周主题视频,记录了成都市双流区自本月来开展的一系列家校社活动,特别是播放到采风组录制的走访区内幼儿园、中小学,学生们所回答的家庭教育相关问题时,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话语更是引得来宾们笑声、讨论声不断。
随后的沙龙环节,成都圣菲学校家委会代表白柳与四位专家,就家长关心的教育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幼儿园阶段,家长反映孩子入园大半年,小班下学期仍较少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担心影响社交能力,询问是否该与老师沟通引导。专家称幼儿性格发展有差异,家长可先在家培养孩子社交意识,也可与老师适度沟通。 小学阶段存在两大痛点。作业效率方面,孩子写作业磨蹭且抗拒家长监督。专家建议营造安静环境,制定计划和时间表,分解任务并给予奖励,注意沟通方式。家长焦虑转化方面,家长因担心作业影响成绩和升学而焦虑,影响孩子。专家表示学习是长期过程,家长可通过培养爱好等缓解焦虑,关注孩子努力与进步。
初中阶段,孩子有情绪波动和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家长询问如何判断情绪波动是否为正常青春期反应及安抚办法,以及如何帮孩子建立积极学习心态。专家解释可从多方面判断,安抚要倾听尊重孩子,通过活动释放压力;帮助建立心态,需引导正确看待成绩,关注兴趣爱好,家长自身要平和。高中阶段,家长提出了这个问题:当孩子感兴趣的是专业冷门,不知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专家建议家长尊重兴趣,客观介绍现实因素,鼓励思考规划。家庭氛围营造方面,家长为减压不提学习致氛围紧张,专家强调无需回避,可分享经历,注重文化建设,营造温馨环境。
在热烈的氛围中,在场来宾留场合影留念,亲切话别,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天。大家带着满心的期待而来,满载着收获而归,为本次家庭教育周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后记
家庭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它是孩子成长的底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本次成都市双流区家庭教育周活动,在区教育局的引领下,全区家校齐心协力,共同探寻、展现各学段家庭教育的美好因子。
这不仅仅是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是各方力量的深度凝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家长们对教育的热忱与渴望,看到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与担当,看到了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大家彼此信任、达成共识,为了同一个心愿——助力孩子走向多彩人生,发出同一种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
此次活动虽已落幕,但它所播下的教育种子,必将在双流区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未来,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共同谱写成都市双流区家庭教育更加美好的篇章,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庭教育的温暖怀抱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